|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中国胶粘剂行业
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胶粘剂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行情动态 » 解读天然橡胶价格进入“疯狂模式”

解读天然橡胶价格进入“疯狂模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27  来源:中国胶粘剂网  浏览次数:843
  疯狂的橡胶价格从2013年2月的*高点27040元/吨,跌破17000元/吨一线,每吨价格下跌超过10000元。2013年,天然橡胶的走势也着实让不少业内人士大跌眼镜。
  天然橡胶价格进入“疯狂模式”
  传统橡胶贸易商(指仅单边做现货)叫苦连连。而橡胶生产商却坦言尽管利润率有所下降,但利润总的来说还不错,影响不大,因为胶价低,他们收货价格也低。
  上海贸易公司人士表示,对于天然橡胶的上中下游来说,橡胶价格上涨时,中间贸易商获利*大,下游轮胎等制造企业压力大增,而橡胶价格下跌时,受伤*严重的也是中间的传统贸易商。据了解,每年春节前的一两个月是国内轮胎制造企业备货期,需求会出现明显升温。于是许多传统贸易商在2013年年底加大进口力度,期望在年底备货行情中赚上一笔,这种做法直接导致我国2013年四季度天然橡胶进口量陡增。
  可是令贸易商想不到的是,2013年年底的备货行情异常惨淡,轮胎生产企业对原材料采购意愿跌入谷底。青岛保税区库存大幅上升。
  “去年整年,在融资套利贸易的压制下,传统贸易商依靠渠道和进销差价盈利的模式失效,每进每亏,但出于拉低成本和维持资金运转的目的,又不得不继续进口,这既推高了库存,又使得传统贸易商已被融资套利贸易全面击溃,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青岛国际橡胶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翔欧指出。
  同时,李世强提醒,当前要关注产地新开割季开始后胶农的反映,云南胶农已经发出强烈不满呼声,要联合抵制卖空橡胶行为,虽无效但需思考目前价格对胶农生活的影响;另外,需关注海外橡胶生产商在随后几个月是否会出现降低开工率的现象。
  李世强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说,传统橡胶贸易商在当前贸易环境面临的是生存问题,市场法则优胜劣汰,如何在残酷的洗礼中实现自身存在价值保持生命力是根本,同时提示当前与小贸易商的交易风险,谨防其在破产前的极端行为。
  橡胶网讯:总部位于伦敦的行业咨询机构Rubber Economist周四在一份报告中称,预计橡胶市场供应过剩局面或将持续两年时间。
  报告称,连续六年的天然橡胶供应过剩局面或令橡胶价格在2016年之前承压,因随着大面积的橡胶树进入成熟期,产出增加而全球*大的橡胶消费国-中国的需求在放缓。
  预计2016年,全球橡胶供应过剩量料达316,000吨,低于明年的供应过剩量预估483,000吨。因全球*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泰国的橡胶产出增加,其上调今年全球橡胶供应过剩量预估78%.
  国际橡胶研究组织亦上调了全球橡胶供应过剩量预估,称在2006-2008年播种的橡胶树进入成熟期,产出增加。
  橡胶网讯:沪胶尽管盘中跌破14000元/吨,但下探幅度不深,很快又反弹回去。从技术角度而言,14000元/吨仍是一个较强的支撑点。欧洲央行的降息和LTRO计划将可能在短期内对沪胶形成一定的利多作用。沪胶可能在此因素作用下短期内再度进入反弹状态。
  橡胶网讯:据青岛海关统计,2014年前4个月山东口岸进口天然橡胶66.6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36.8%;价值90亿人民币,下降1.2%;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3511元人民币,下跌27.8%.
  一、2014年前4个月山东口岸天然橡胶进口主要特点
  (一)进口量保持高位,进口均价连续7个月下跌。自2013年7月份起,天然橡胶进口量连续7个月环比增加,2014年1月份进口21.3万吨,创历史新高,除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进口量略少之外,3、4月份月度进口量均保持在16万吨以上高位,4月份当月进口16.8万吨,同比增加23.7%,环比减少0.8%.同期,山东口岸天然橡胶月度进口均价呈走低态势,自2013年10月份起,进口均价已经连续7个月走低,2014年4月份进口均价较3月份继续走低,4月当月进口均价为12466元人民币/吨,同比下跌31.9%,环比下跌4.3%,为2009年9月份以来新低。
  (二)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方式和加工贸易方式进口为主。2014年前4个月,山东口岸分别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方式和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天然橡胶31.6万吨和30.5万吨,分别增加59.5%和20.9%,两者合计占同期山东口岸天然橡胶进口总量的93.1%;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4.6万吨,增加23.9%.
  (三)民营企业进口占比超6成。2014年前4个月,山东口岸民营企业进口天然橡胶40.3万吨,增加39.6%,占同期山东口岸天然橡胶进口总量的60.4%;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进口14.2万吨和12.2万吨,分别增加27.6%和39.1%.
  (四)东盟为主要进口来源地。2014年前4个月,山东口岸自东盟进口天然橡胶66.4万吨,增加38.1%,占同期山东口岸天然橡胶进口总量的99.6%.其中自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分别进口42.5万吨、11.8万吨、9.6万吨和2.4万吨,分别增加38.8%、36.6%、54.9%和1.8%.
  二、近期山东口岸天然橡胶月度进口量增价跌的主要原因
  (一)下游行业需求强劲促使进口增加。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4年3月,汽车产销进入传统旺季,月度产销量均超过200万辆,双双创历史新高。1-3月,汽车产销量分别为589.17万辆和592.23万辆,分别增长9.16%和9.18%.汽车行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受汽车行业良好发展势头影响,我国3月份轮胎产量达到9159万条,同比增加13%,1-3月累计生产2.36亿条,同比增加12.4%.据数据分析,我国轮胎生产商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将上升至15%.国内及出口市场需求增长共振,预测我国轮胎2014年产量有望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受下游轮胎产业生产增长影响,对天然橡胶等原料的需求不断增长,从而推动天然橡胶进口量不断增加。
  (二)全球供应过剩、泰国抛售库存及国内库存高企持续压低胶价。由于东南亚主产国新种橡胶陆续进入开割期,使得全球天然橡胶供给进入大周期,国际橡胶供应过剩严重。ANRPC(天然橡胶出产国协会)3月份报告显示,一季度总产量252.32万吨,同比增长5.13%,整体供应仍保持增长态势。根据ANRPC预测,今年全球天然橡胶供应过剩量将攀升至36.6万吨。泰国目前是全球*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供应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目前已囤积了22万吨的库存。泰国为避免价格下降的冲击及因储存时间的增加而导致橡胶质量变差表示要尽快出售库存橡胶,此举令本已低迷的橡胶价格进一步走低。而截至4月末,中国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攀升至36.1万吨,其中天胶库存占比增加至72.85%,达26.3万吨,同比增长26.02%.国际市场供应过剩、泰国抛售大量库存和国内库存高企的状况持续打压胶价,压制胶价持续走低。
  三、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我国合成天然橡胶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我国是天然橡胶消费大国,年消费量达380万吨以上。同时,我国又是天然橡胶资源匮乏的国家,年产量仅60万吨左右,自给率低于1/4,对外依存度已超过70%.目前,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合成天然橡胶——稀土异戊橡胶技术取得重要成果,实现了稀土异戊橡胶对天然橡胶的任意比例替代,该成果位居世界**水平。稀土异戊橡胶由稀土催化剂催化异戊二烯顺式聚合所得,因其结构和性能与天然橡胶*为近似,故又称合成天然橡胶,是替代天然橡胶*理想的合成橡胶。此举为加速我国稀土异戊橡胶的规模产业化,降低天然橡胶对外依存度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胶价持续下跌,贸易商经营难度加大,恐陷入恶性循环。天然胶价格长期持续下降对传统贸易商打击非常大。每年春节前的一两个月是中国本土轮胎制造企业备货期,需求会明显升温。许多传统贸易商在年底加大进口力度,期望在年底备货行情中赚上一笔。天胶市场行情异常惨淡,轮胎生产企业对原材料采购意愿跌入谷底,青岛保税区库存大幅上升。传统贸易商依靠渠道和进销差价盈利的模式失效,每进每亏,但出于拉低成本和维持资金运转的目的,又不得不继续进口,陷入恶性循环,经营难度加大,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目前青岛天然胶库存达到历史*高水平,库存压力非常大,已出现个别天然胶贸易商违约不提货现象,如这种现象扩散恐将冲击天然胶供应流通体系,应当引起关注。
  为此建议:一是密切关注天然橡胶市场的产量、消费量以及国内库存变化情况,对国际市场价格行情进行分析评估,引导企业合理安排进口量;二是密切关注橡胶企业经营情况,加强预警引导,合理预估天胶需求,避免库存高企;三是密切关注天然橡胶替代产品,鼓励我国企业在外投资,降低我国天然橡胶的对外依赖度。
  
分享与收藏:  行业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最新文章
 
关闭